出版稿子

  • 我們會否是 最後一代看「新聞」的人? - Ming Pao Daily News D04 | 副刊/世紀 | 世紀.視界 | By 林綸詩 2017-10-04 九月十九日,政府新聞處正式公布讓符合四項條件的網媒,正式進場採訪政府活動及記者會。 九月廿五日,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則在專訪中表示,最終台灣和香港的員工到最後只會剩四分之...
    7 years ago

10.27.2016

失憶

在《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裡,女的只有一天的回憶,叫暗戀她的男主角很苦惱。(但最後當然化成浪漫橋段啦,如上圖)
我起初覺得超。級。浪漫好不好!!!
我以為自己代入女主角那被默默愛著守護著的感覺,
到最後才發現自己實是與男主角共振了!

我對「對話」很深印象,無聊的尤甚 (電影裡的對話,即「對白」,更是自己跑進來便永遠不離開了!),但當下一次跟對方說時,他總會說「是我說的嗎?」;或者當對方興高采烈說故事時,我聽到一半已自知聽過,不禁一盤冷水撥過去:「你說過了」還要自己替他補白,已證我記憶堅固。
久而久之也發覺自己變得沒趣,還是假扮沒有聽過吧。以前大老闆就是被我說得多,想到反擊方法:「那麼,我說的時候,是戴著什麼顏色的領帶?」

看畢此劇後,我墮進深切的反省--以後不如男主角般,在對方忘記了那段回憶時,大方地微笑說:「我記得,你不記得就讓我幫你記著吧。因為那是我和你之間美好的事。」

PS 有興趣人士可考考我,對你什麼的話記憶最深。



1.23.2014

女傭記 - 天使變魔鬼

我和很多認識的人,和傭人關係很好。大新聞發生,土生土長香港人虐待印傭,很多人同情,也有很多人說他們虐待少主或老人時,咪一樣。

其實傭人真係有好有唔好,但我自己經驗所得,真係你對人好,人地唔會對你太差….我長大期間,有幸有兩個不同的菲傭在不同階段時照顧,有一個特別close。婆婆的傭人也是從小睇到我大,然後便是現在請來湊樹樹的。全部都是富愛心,工作方面也很好。

很多人說,你好彩啫。但真相是,湊大我的那位曾告訴過我媽,我們移民後,她在下一個僱主的碟裡下漂白水。我現在的那個,在中東打工時,曾曠工,駁咀駁到毁約個日,叫佢做咩佢都唔做。我實在很難想像,這兩個充滿愛心的人,在另一頭家會判約兩人。

其實原因都只有一個 – 就是僱主不體諒不溝通。中東那邊僱主一向恐怖,且法例容許他們沒收護照,放假也要在僱主視線範圍以內 (=.= 這都是我們餵夜奶時在漫漫長夜談的話題,真的大開眼界),她的僱主不動手,但常常尖叫,又出言恐嚇,她受不住就罷工。可幸是男僱主很好,理解她並讓她回菲律賓 (很多菲傭在那邊最後是要潛逃到大使館才走得甩)。至於湊大我那個,為何要下漂白水? 因為僱主日日檢驗碗碟,話唔乾淨,嫌三嫌四 (她在我家並無這個問題,我媽話佢不算超級乾淨,但接受到),她受不了就漂下D碟,僱主先話終於如新的一樣! 她後來見我們還當笑話般告訴我們。

天使也會變魔鬼。

僱主也一樣。認識很多朋友是很好的人,但對著外傭,便立刻擺起一副老闆款,做了自己眼中最討厭的老闆,忍不住指手劃腳 (做了媽媽也一樣,有時忍不住話仔仔,越罵越停不了,把他的錯誤無限擴大,我稱之為…權力使人腐敗)。結果做成惡性循環。

我在外國公司打工,起初不知為何,外國人家的傭人都很好,外國同事不是讚不絶口,就是沒換過工人。難道傭人都崇洋? 對白人特別好? (工資如本地人給的差不多),而且即使僱主要回流,他們不能跟隨,他們也說不想再幫本地人打工 (有點像一般香港人入了外國公司,嘆慣較人道的待遇,也很難找回本地工吧…)。我發現就是一般外國人不拘小節,最緊要小孩安全,其他東西不太在意。有同事家裡的碗碟全有裂痕,有同事的洗衣機要給工人朋友的朋友洗衣,他們生氣嗎? 少少啦,但他們會覺得傭人有缺點,但未至於要炒要罵,其他基本的做得OK便行。那也是待他們如家人的一個反映。

不是說要把她們當上賓,只要不先入為主,不必過早下馬威,對她們來說已經是公平。退一步想,要你離開家鄉和小孩,廿四小時住在老闆家裡,他們傾偈你又唔明,文化上又有差異,有時做不到指示,或駁一兩句咀發脾氣,都是人之常情。什麼種族的人也是有好有壞的,但一開始就歧視,只有雙輸。

12.02.2013

那夜,她登上香港開往菲律賓的飛機……

在馬尼拉機場,我收到她第一個短訊,內容是進不了塔克洛班市,她只能循宿霧回家鄉,機票漲了一倍。還有,她遇見一個美國義工,菲藉司機收他額外費用,因為義工帶著的物資很重。在那個擔心家人的情況下,她還有力氣去向同鄉動氣,「他是來幫我們的,為何這麼沒廉恥?」她不知道,在彼方香港,她的僱主也正為同鄉生氣。
海燕吹襲菲律賓後,我們最不想見到的情況發生了。最受影響的是塔克洛班市,正正是家傭的家鄉。由第一天,她與廿多位家人失去聯絡,到第二天開始哭成淚人,我們開始不讓她看到任何家鄉的新聞,因為是於是無補的──報紙裡受傷的、罹難的、倖存的,都未必是她的親人,她越看,只會越慌。第三天,她告訴我們,她要用最原始的方法去聯繫家人──她要親自進災區。當時其實大約知道搶掠四起,我們想說等多幾天,讓士兵入城再飛吧。她說,就算危險也要進,那是我的家人。
我請了一天假,和她到領事館拿文件,然後買機票,接著是罐頭和餅,還有去銀行取錢兌換,晚上送她上機場巴士──單單因為訊號接收不了,她竟然要冒這個險進去,我們則土法得很,盡力把她裝備好,卻又擔心她會成為打劫者的目標。我們在領事館還遇上很多哭不出來的菲律賓人,她們也說,如何危險也要回去。
她走後,我才敢認真看風災的新聞。打開電視和電台,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不是災後的頹桓敗瓦,而是香港人的謾罵──「為什麼要撥款四千萬?」、「為什麼要救他們?」、「是好機會,經濟制裁他們吧!」、「這是對他們的懲罰」。經過一天的頻撲,我不累,但這刻開始胃痛。
我還記得香港救世軍主任那個無奈的面容:「可能因為剛剛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今次的籌款額比平時大災難所得的少。」
他還要用一副理解、包容的口吻,生怕得罪更多人,會影響籌款數額。
菲傭出發前,曾告訴我,最後一條收到姐姐的短訊,是這樣的:「外面有很多屋頂,周圍飛了,還有衣服呀。真後悔,早知把衣服都帶來(她們去了僱主公司的石屎辦公室避風),但沒有位置放。衣服都沒有了。」菲傭姐姐還安慰道:「吹去的衣服都可以拾回來的,別擔心。」她說,希望那不是她們兩姐妹最的對話。
在將近生死未卜的一剎,她擔心的,是衣裳,因為那是她們僅有的。失去衣服,失去屋頂,甚至失去生命的災民,竟然引不起香港人的同情心。風暴很遠。所謂能摧毀我們的,頂多叫金融風暴。讀大學時,記得有一教授曾說,金融風暴時,他一夜變了負資產,自己坐在屋中,露台的風一直刮進來,覺得很悲涼。怎料,第二天如常生活。第三天收拾心情,第四天竟開始忘懷。接著繼續偶爾吃吃日本菜,一年和家人外遊幾次,車子照常開。他說,最大的發現是,原來即使負資產,生活其實也不太大分別。菲傭告訴我姐姐短訊時,我不其然想起教授的故事。
面書上有朋友說「除了不便了一些中產家庭外,想不到為何香港要捐這麼多錢。」其實,於我們而言,無論有沒有傭人用,或政府要捐多少,其實就只是值得僅僅被放在面書的一句不便而已。她走了不知第幾天。菲律賓的新聞從A1轉到A7。焦點由菲律賓回到香港。某僱主協會主席說,不介意借少於一個月人工給傭人應急。他似皇恩浩蕩的說出來。記者沒有追問,她們不多過一個月的薪水,對這位先生的生活有多大影響。A8訪問了財務公司,菲傭借貸的數字多了三成,幾萬元幾萬元地借。鄰版是聖誕將近的廣告,商場登出街上遍地燈飾的宣傳。而菲律賓的路上卻仍是屍體和爛磚
……..我收起報紙,看著洗衣機,開始投入她幾天前的心態──本來她為我換來的下班後親子時間,變成晾衣煮飯清潔的超時工作。在家務與家務之間,我仍把握每一刻檢查手機,希望收到她進災區後的平安訊息。在那裡,連一個像樣的手電訊號,都不是必然的。

捐款途徑:
Health in Action

4.02.2013

現代在職媽媽在爭取些什麼?

三八婦女節源起為一群女工爭取自身權益。我,也是一位現代女工,做了媽媽後,就自然想從女性角度想爭取更多,包括悠長產假、泵奶時空.........


誰不想像雅虎總裁梅爾般?可以在辦公室設個私人育嬰間(還包括一個保母),喜歡何時見兒子便見兒子。又或像Google般共用員工育嬰室,我也不介意。坐月時輕鬆一下在電視看到電影《錯在新宿》,戲中演爸爸的文雋搞婚外情,媽媽一生下BB便跑了。鏡頭一轉,爸爸工作時突爆嬰兒哭聲,原來抽屉裡的BB肚餓了,爸爸便拉開抽屉,給奶一枝。我那時心想,這麼好湊我就不用像瘋婦般,亦令我如今上班時,不禁望著櫃底抽屉倍思親。

當我發夢作為一個在職媽媽,如何能爭取更多湊仔福利時,發現聽來不少同路媽,卻老早已自製「媽媽自主的福利」,在另一方向上成功爭取新媽媽空間,簡直令人五體投地。

分娩後出院前,就親耳聽到一位鄰床媽媽的偉大宣言,一直難忘。她朋友探訪時,問她下年是否還是一起到日本掃貨,她以十級高昂驕傲的聲線說 : 當然! 我是不會為兒子犠牲我的生活! 況且寶寶也不是我湊,不會有多大影響。然後,她滿意地看著她的玩具笑了。

如何為自己爭取「不是我湊」? 她該可參照我聽來的另一個例子 : 生了兒子後,一位媽媽趁坐月已不時借故湊仔到自己母親處,藉此讓婆婆湊孫。後來為婆婆請了傭人,說自己不要因為不喜歡和傭人住 (!!!) ,接著過渡兒子到婆婆家住多點,再住多一點,大條道理說因為她有傭人 (???)。結果孩子短時間內順利轉移,婆婆無奈接受,自己搖尾脫身,只有週末帶兒子去玩,其他歸婆婆。

事實是,大家都是受寵壞的一輩,大概也會為看電視而不跟他玩,也會為行街唱K而丟低他,也會為日日加班而寄養在親戚家。兩位媽媽都是職業女性,不看法國電影但有自己的中產品味,不喝咖啡但有自己的生活堅持,不過當我們誤會「不湊仔」是女性自主的顯示,更嚴重是為此驕傲自豪--深信經濟能力及瀟洒心態戰勝了女人湊仔的宿命,甚至擊倒女性荷爾蒙的生理召喚,那真的寧願出生率不要升。不想生的繼續不要生,不想湊的也請繼續不要生。

我常開玩笑,若你只是餵母乳,而不跟他玩,不照料他,對他而言,你只是同樓養的牛牛。他發脾氣時,你九秒九將他交給傭人;他心情好時,你才拿他當娛樂,他全部都感覺到。同富貴和共患難,愛情需要,親子情又怎能走捷徑?那是遊街玩樂與眠乾睡濕的分別。那是隔渣挑吃和原汁原味的分別。最後,謹以一個朋友的覺悟作結:自己湊,是不想如旅遊特輯般,只有看過,沒有去過。新任媽媽們,共勉之。


[明報世紀版 2013年婦女節]

3.08.2013

BB的耳朵

嬰兒一出世便要做聽力測試
耳仔很重要
我以前以為大家因為想小孩學樂器、學perfect pitch等,才著重耳朵
生了樹樹才發覺
他的聽力和他的情緒也有很大關係
例如大家說他很容易笑
其實大部份的'tum' 也是來自'funny sounds'
只要稍稍變色
他已經可以樂透半天

以下是另一例子:
也是音樂真的好有power的例子


其實不只音樂
媽媽的聲音
甚至聲音本身
也是很有力量的
之前聽過有說現今社會裡
盲人比聾人錯過的東西更多
因為現在都是「視象世界」
什麼也講求visual
但我想
聲音還是比視象更有安寧作用



也說說baby plus這個產品 那時朋友給我
每日要給肚裡的bb聽
會發出不同節奏的''仿媽媽心跳聲''
由於我太懶沒給他聽古典音樂
而公司坐著又可以綁在肚腩給樹兒聽
我便每天做了
據說會令bb的耳朵特別靈和易湊一點
結果當然是很難判斷或做control experiment的
我只能說樹樹的耳朵也真的挺不錯
耳仔比眼仔快
對音樂很敏感 (只愛聽女歌手 不愛聽男歌手 只愛聽慢歌 不愛聽快歌)
至於易不易湊...
只能說 他真的很懂表達自己的訴求

他有很多訴求